10月27日,国内制作规模最大的原创短视频内容平台——“二更视频”联合朝阳区融媒体中心,在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朝阳展区宣布,将以“你出你的故事、我拍你的电影”为主题,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改革开放40年的朝阳故事,经过筛选的线索将安排专业团队进行拍摄制作,用真人、真事、真情感讲述改革开放40年来朝阳区的发展变化,通过“二更视频”的全网发行矩阵,这些鲜活而立体的故事有望与全球观众见面。在本届北京文博会上的“大时代小人物”短视频展映上,观众可以提前欣赏《中国人的一天》等“二更视频”优秀原创IP作品,还能了解二更自主研发的采编SaaS系统如何通过“中央厨房”烹饪脍炙人口的视频大餐。
让更多优秀中国故事传播到世界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与朝阳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征集朝阳故事,制作一批短视频产品,反映这个时代给我们普通人带来的变化。”二更传媒副总编辑赖阿莉介绍。
本次朝阳故事的征集活动面向全球各地,不仅限于居住在北京市朝阳区,任何人都可以提供自己亲身经历朝阳区改革开放变化和发展的故事线索。希望分享自己故事的人,可以在活动现场提交或者通过电子邮箱提交,也可以关注二更微信公众号,用后台留言的方式讲出自己与朝阳改革开放的故事,征集活动会持续到今年年底。
二更视频与朝阳区融媒体中心合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贴近生活、贴近用户为标准,筛选所有征集上来的故事线索,发掘那些有温度、接地气、看点足的内容。“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制作规模最大的原创短视频内容平台,我们拥有500多人专职创作团队,同时与全球1000多家专业视频内容生产团队进行合作。”赖阿莉介绍,确定故事线索并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二更会安排专业创作团队跟进摄制,最终会呈现一部时长几分钟的短视频。完成制作的短视频会通过全网发行矩阵进行传播,借助视频新媒体平台、视频门户网站、互联网电视等线上平台和线下屏幕,推介给全球观众欣赏,让用代表性人物的亲身经历展现朝阳群众的风采,让更多优秀中国故事传播到世界各地。
经过多年耕耘,二更传媒已在全国乃至海外30多个城市建立起全球化、城市化、垂直化的产品矩阵,旗下拥有二更视频、更城市、mol摩尔时尚、贩音馆、一千零一种生活、更娱乐等内容品牌,制作的6000多部短视频被全球350多亿人次观看,斩获金鸡百花、金投赏等国内外300多项专业大奖,深受用户、行业和专业机构的好评。
“这次与朝阳区融媒体中心合作,是我们建设视频都市融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赖阿莉表示。2018年二更传媒提出“更媒体、新主流”发展理念,发力建设基于视频的都市融媒体,陆续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城市推进都市融媒体进程,已推出的“更北京”可为用户提供本地内容、为城市发展献力。二更传媒还通过旗下二更教育平台,为深圳特区报、公安系统等新媒体创作人员量身定制课程,培养短视频创作人才,助力政府、主流媒体的融媒体建设发展。
SaaS系统提升视频生产效率
本届文博会上不少观众驻足二更的展区,欣赏着大屏幕上那些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物故事。据悉,这是二更视频“大时代小人物”展映活动第一次登陆北京文博会的舞台,吸引观众目光的是全新推出原创IP系列纪录片《中国人的一天》,该系列片共12集,每集选取一天当中的一个时辰,对应一个典型城市,讲述当下中国奋斗者的故事。
二更还从已拍摄的6000多部短视频中,选取了能够展现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成果的人文纪录片进行集中展示,以小人物体现大时代的变革与发展。赖阿莉表示,生产、传播贴近生活、贴近用户的优质短视频内容,可以让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更通俗易懂、有温度、接地气。
目前,二更已生产原创短视频6000多部,总播放量超过350亿次,全网粉丝数量超过7000万,构建了覆盖海内外30多个城市的新媒体品牌矩阵。生产这么大体量的内容,靠什么管理它的品质?赖阿莉表示,二更自主开发的采编SaaS系统,支撑了二更的视频内容生产体系。该系统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实现了全国日常内容的“选题、脚本、粗片、成片等”生产全过程系统化、流程化管理,根据用户需求和目标受众关注点,在一套素材的基础上打造多款具有广泛传播力的视频产品。“SaaS系统好比视频媒体的‘中央厨房’,用一份食材加工出几道色香味俱全的视频大餐。”
赖阿莉表示,采编SaaS系统还可以打通媒资库、发行数据系统,与内容的生产管理、版本管理、发行管理、发行数据分析、素材存储等模块结合,形成内容生态闭环,提升了视频生产效率,帮助管理者有效组织决策,增强内容在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温暖人们的精神生活为己任,坚持输出贴近生活、贴近用户的优质内容是我们自2014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的原则。”赖阿莉介绍,二更视频作品曾多次被人民日报、人民网、央视新闻、环球时报、共青团中央、紫光阁等各及党媒央媒转发,近两年共转发四百多篇次。此外,二更在中央网信办指导下承制的2018年春节特别节目《百姓说新年》,与新华社合作摄制的《奋斗者的答卷》、《礼物》、《红军守墓人》等,与复旦大学合作制作的中篇纪录片《寻找钟杨》等重点短视频传播项目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潘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