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100亿资助最聪明大胆的科学家!首批“新基石研究员”诞生
来源:中国青年网 | 作者:proac3c72 | 发布时间: 2023-11-01 | 253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作为目前国内社会资金资助基础科研力度最大的公益项目之一,“新基石研究员项目”今天揭晓首期获资助名单,来自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两大领域的58位杰出科学家,成为首批新基石研究员。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是一项聚焦原始创新、鼓励自由探索、公益属性的新型基础研究资助项目。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由科学家主导,2022年腾讯公司宣布10年内出资100亿元人民币,成立新基石科学基金会,独立运营,长期稳定地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潜心基础研究、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主席施一公表示,“‘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是在基础研究领域一次全新尝试,我们要支持最聪明、最有成就、也是最胆大的一批人,让他们自由探索。相信在新基石研究员中,未来一定会产生世界级的大师科学家。”
据介绍,“新基石研究员”资助类别分为两类:实验类不超过500万元每人每年,理论类不超过300万元每人每年,并连续资助5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主席施一公。主办方供图
“选人不选项目”,选出什么人?
“选人不选项目”,是“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最鲜明的特色,这意味着该项目不对获资助的科学家设置明确的研究任务,不考核论文数量,也不限定必须拿出成果的期限。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委员潘建伟评价道:“入选者都是我国活跃在科研一线的佼佼者,在各自的领域已经取得了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杰出成果,期望他们专注自由探索,开拓学科前沿,推动原始突破,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创新成果。”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首期计划资助60人,实际入选58人,其中数学与物质科学领域30位,生物与医学科学28位。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执行委员会介绍,项目科学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在评审中充分坚持了“宁缺毋滥”的原则,以人为本,放眼长远。
首批“新基石研究员”,来自12个城市(含中国香港地区)的31家机构。从地域分布来看,在北京、上海之外,也包括西安、昆明、哈尔滨、福州这样的非一线城市,从机构来看,除了传统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外,诸如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也有科学家上榜,这些都印证着中国基础研究的蓬勃生机。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表示:“‘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发挥社会资金的独特优势,‘选人不选项目’,将有力地支持科学家开拓新方向,激发科研新范式,营造有利于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氛围和创新文化。希望在该项目的资助下,能发现、培养和造就一批未来的战略科学家和学术领军人才,实现更多‘从0到1’的源头创新。”
“破题”自由探索,推动“从0到1”
从申报、评审再到名单发布,首批“新基石研究员”诞生历时半年。回顾整个过程,施一公对两点印象深刻:“第一,我们收到将近1000份申请,申请人质量非常之高;第二,申请人对未来工作字斟句酌,将原创性体现得淋漓尽致,精彩而大胆,可谓天有多高,心有多大。新基石提供的安稳科研环境,让科学家想象力迸发。”
在终审现场,“如果得到资助,你怎么确保自己的精力主要用于在这样高风险的研究上”成为评委们最常问到的问题之一,有评委毫不讳言:“各位评委都当作是自己的事情,完全聚焦于科学问题,这是我见过的最有公心的评审之一。”
也有申报人在答辩中相当坦白:“我从来不敢把这些计划写到其他项目的申报材料里,因为没有把握短期就能成功,但这是我长久以来的一个梦。”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委员杨学明说:“我们相信富有创造力和开拓精神的科学家是真正自由探索,进行科学突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新基石’向研究员提供长期的、稳定的灵活以及高强度的资助,足够支撑他们静下心来,真正做一些‘十年磨一剑’的工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说:“推动基础研究发展需要充分尊重科学规律,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是一个特色鲜明的资助项目,它长期稳定地支持科学家,专注自己的兴趣,自由探索有风险、有希望的方向,为他们把冷板凳‘焐热’。”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放眼长远,坚持公益属性,重在‘选人不选项目’,由科学家主导人才遴选,在他们的严格评审下,第一批研究员如期诞生。我们期待这些富有远见与雄心的科学家,在新基石的支持下,心无旁骛地进行自由探索,催生原始创新,产出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突破人类认知边界。”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说。
从跟踪到模仿,到超越引领,我国的科学发展正处于有希望突破与收获的关键机遇期。“对我国这样一个希望最终能在科学技术上成为世界中心的国家,只有一条可以走,就是提升原创能力。而‘新基石’有望成为国家支持基础研究的有益补充。”施一公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月13日电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科研人员  公众号


科研界

即时工作、学习、生活的

资讯平台

最重要的不漏


给您精中选优

关注公众号


即时获知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