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我国科学家率先发现人类胚胎激活机制 揭示发育进化奥秘
来源:新华网 | 作者:proac3c72 | 发布时间 :2018-03-12 | 873 次浏览: | 分享到:

  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王莹)人类的生命从受精卵开始,一个受精卵如何发育成一个含有200多种细胞类型、36个重要器官的复杂有机体,是生命科学最大的难题之一。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所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人类胚胎进行有序基因表达、发育进化的奥秘。研究成果在今天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上。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体内的各种细胞几乎都有大量基因的表达。然而,人受精之后大约有两天的时间非常特殊,这段时间的胚胎几乎没有基因表达。如何让人的基因开始表达,哪些基因会先表达、哪些基因后表达,一直以来都是研究难点。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刘江团队克服研究材料缺乏的难题,建立了微量细胞的研究方法,在国际上首次研究了人类胚胎基因组的激活机制。科学家们找到了启动人类基因组表达的关键分子(Oct4),发现在进化历史中,最先出现的基因(老基因)会先表达、而最后出现的基因往往会后表达。究其原因是细胞设定程序让老基因的调控开关最先被打开。

  记者了解到,该研究还揭示了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新机制。科学研究表明,DNA的突变会引起人类的进化,DNA序列中有一类被称为转座子的DNA片段,它们常常会从一个区域跳到另一个区域,这种跳动会产生DNA突变。科学家们在该研究中判断转座子引起人类进化的重要原因是引起人类进化的转座子恰恰主要在胚胎中处于活跃状态,使人类基因组产生新突变,而只有在胚胎中产生的突变,才更可能传递到后代中,从而引起人类的进化。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刘江团队长期致力于胚胎发育研究,此前已连续三次在《细胞》杂志发表文章,揭示DNA甲基化图谱在哺乳动物和鱼类的继承规律,更新了关于受精后DNA甲基化图谱重编程的传统认识。本次的研究成果打开了认识人类胚胎发育基因表达调控的大门,使我国在人类发育领域的研究中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一研究成果将会为人类的优生优育提供理论基础。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浅说艺术

关注公众号


即时获知最新推送

休闲时刻


陶冶艺术情操

Copyright ©  2015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Network.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数智化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4号楼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648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22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