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推动机器人创新,应用场景落地
来源:金融界 | 作者:proac3c72 | 发布时间 :2025-08-17 | 39 次浏览: | 分享到:

原标题: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激战正酣:不止于“更快更高更强”,更向“全自主”目标前进

当编号为10802的机器人如一道黑色闪电冲向400米终点线时,全体人类观众为机器人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1分28秒03——由宇树科技子公司高翌科技研发的人形机器人以绝对优势摘得金牌,领先亚军天卓(来自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7秒。但是,天卓和它的伙伴天骁、天骄等选手却虽败犹荣,因为它们是全程未依赖人类工程师伴跑,也是赛场内唯一实现完全自主导航的机器人团队。这次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的对决,不仅展现了速度与智能的较量,更揭示了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之争。

高翌科技:“电机爆发力是赢下400米的关键”

高翌科技市场运营部负责人卢希南站在赛道旁,一手捧着鲜花,一手牵着10802。相比于他的机器人伙伴——也是曾亮相春晚的H1,他可能更累,因为他要全程陪伴这位机器人选手比赛,结果被它远远地落在后面。



图片为冠军高翌科技和领跑员卢希南

对于这7秒的领先优势,他坦言主要得益于稳定的电机:“在上次马拉松比赛时出现了电机过热的问题,但是这次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了这一问题,上午跑完1500米,下午继续跑400米,都未出现过热现象。这也再次证明了我们的自研电机在散热和扭矩方面优势突出,而且完全自主可控。”

这次比赛赛制中有一项规定,如果选手为独立完赛,其实际所用时长将乘以0.8,以体现组委会对独立跑步机器人选手的鼓励,这也意味着高翌科技用时虽然快,但在独立性方面较其他产品仍有差距。

对此,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比赛结果出来后不无遗憾地表示:我们为了追求速度的极致而安排了人类陪跑员,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虽然在他看来宇树机器人的这项性能并不差。

“希望下次我可以不用再陪他跑,更独立,更稳定,这肯定是未来的改进方向。”卢希南说,“而更快,也是人类和机器人共同追求的方向:人形机器人的终极目标是走进工厂流水线,现在每快1秒,都意味着离真实工作场景更近一步。”

北京人形:“控制30个关节比开车难十倍”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CTO唐剑的视线始终未离开赛场。他的团队包揽了400米决赛的银牌和铜牌,但更令他自豪的是全程“零伴跑”中天工系列机器人的稳定表现。“我们的几位选手在预赛、复赛和最后的决赛跑出的成绩都比较接近,而且没有踩线、串道现象,这说明机器人的发挥很稳定。而这一能力是未来机器人发展方向中最最重要的一点。”



图片为获得银牌的天卓

唐剑用自动驾驶做了类比:“自动驾驶汽车的运动控制只需着眼于4个轮子,而我们要协调三十多个关节的运动。尤其在高速运动时,机器人每秒钟需要进行2000次以上的姿态计算。”他指着正在退场的机器人透露:“在真实搬运场景中,机器人不仅要跑直线,还要能识别突然出现的货箱。我们现在给视觉系统增加了动态模糊补偿算法,识别小物体的准确率从82%提升到了95%。”

从赛道到酒店:服务机器人的场景突围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是人类社会首次面向机器人组织的体育比赛,除了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之外,机器人还要追求更精准。本次运动会也设立了工业应用场景下物品整理的比赛,比如酒店迎宾场景考验机器人能否绕开障碍把行李放在制定区域,医药分拣场景考验机器人能否识别并且灵巧地拿起小如胶囊大小的药品。

深图灵创始人徐岩华就是带着他的酒店服务机器人准备参赛。“抓取误差必须小于2厘米,这对柔性关节的控制是个巨大的挑战。”这位深耕服务机器人领域的企业家,在观看田径赛后受到了新启发:“高翌的机器人最快瞬时速度达到3.5米/秒,这种运动控制能力如果移植到我们的产品上,可以让客房服务机器人的响应效率提升40%。”他透露,公司正在研发集成搬运与讲解功能的导览机器人,首个试点项目将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落地。

人形机器人比赛并非作秀,推动应用场景落地

截至发稿,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赛程已经过半。随着更多机器人在搏击、足球、武术等项目中亮相,有一些声音质疑这些比赛只是科技公司吸引眼球的“作秀”。对此,参会的几家厂家代表都进行了反驳,指出人形机器人绝非简单的商业噱头。

以人形机器人400米比赛为例,唐剑指出:“400米比赛相当于是对机器人的关节精度、热管理、电源系统、控制算法、通信干扰等方面进行了极限测试。在比赛中,机器人的软硬件能否保持稳定输出,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这充分说明,运动会比赛项目本身是对人形机器人综合性能的严苛检验,绝非作秀可以达成。”

从产业发展角度看,人形机器人比赛为行业提供了技术验证和交流的平台。不同团队、企业和科研机构带着各自的技术和产品参赛,在同一竞技规则下相互切磋。唐剑认为,通过比赛结果,能够直观地看出不同技术路线的优劣,明确行业的技术瓶颈和发展方向。这不仅有助于企业优化自身产品,也促进了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我们要向宇树学习速度和爆发力,而宇树要像我们学习控制性,大家都是相互促进。

卢嘉南则认为,在技能大赛中设置的工业、家庭等多领域场景比赛科目,促使机器人研发更加贴近实际应用需求,加速了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进程。

展望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在服务业、工业、自动化等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提升。而机器人比赛作为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将持续推动人形机器人在硬件稳定性、算法优化、场景适应性等方面不断进步。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人类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形机器人将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浅说艺术

关注公众号


即时获知最新推送

休闲时刻


陶冶艺术情操

Copyright ©  2015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Network.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数智化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4号楼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648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22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