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标准化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 | 作者:潘锋 | 发布时间 :2016-11-18 | 816 次浏览: | 分享到:

潘锋/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清华大学、上海临床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和全球医生组织, 1118日在北京联合主办首期“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标准化研讨会”来自科研院所、医药卫生管理部门、高校和医用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等方面的代表应邀到会研讨交流。

研讨会重点交流和探讨了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建议、人工智能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国内外标准化情况和生命科学与人工智能标准化体系构建思路,同时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包括公共卫生、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等的巨大应用前景和潜在社会效益。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是由计算机科学、数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和哲学等多学科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200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学者在“人工智能研究百年(AI100)”项目中指出,未来100年,人类对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情将始终高涨。

21世纪是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些新型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走入我们的生活,在大到国家安全与国际贸易、人口健康和疾病诊疗,小到个人日常工作和社交活动中均得到应用。当您打开智能手机浏览时政要闻、用电脑检索文献资料或使用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时,这些都是人工智能技术在背后默默地支撑。不远的将来,人工智能也将迈入主流医学领域,特别是临床决策支持、辅助康复、老龄人群和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监测。

人工智能在为社会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人类社会从未遇到过的社会、经济和伦理学问题。当越来越多的无人驾驶汽车在道路上行驶,谁将作为交通事故的责任主体?人工智能辅助实现精准医疗,是否也增加了医疗成本?在现行的医疗支付条件下,这些高大上的前沿技术还无法获得受到医疗行业的广泛青睐,如何长期保持其发展的源动力?此外,人工智能机器人将被赋予超能力或超能量,一旦系统失控必将酿成大祸,如何防范这些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人工智能机器人批量应用将取代人工成本,势必造成一些行业的失业率大增,贫富悬殊增大,社会该如何应对?这些都是人类需要未雨绸缪的重要问题。

如果说人工智能是社会经济与健康医疗水平发展的基石,那么标准化则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没有标准和规范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对人类社会来说将会祸福倚伏。任何新兴事物都离不开标准化,标准可以保证质量,保障安全,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在过去,往往都是在现有技术成熟以后才形成标准,而现在要用标准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以标准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带动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竞争力。近期,国家也大力支持人工智能的标准化发展,在《“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人工智能的标准化体系基本建立”是2018年要实现的目标之一,鼓励有关部门、研究机构、标准化组织、行业组织、企业积极参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建立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和产业组织间的标准交流合作机制。

因此,应与时俱进,认真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标准、战略规划和政策指南,为迎接人工智能新时代做好充分的准备。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浅说艺术

关注公众号


即时获知最新推送

休闲时刻


陶冶艺术情操

Copyright ©  2015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Network.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数智化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4号楼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648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22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