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吉林省委省政府号召向黄大年同志学习
来源:中国科协网站 | 作者:proac3c72 | 发布时间 :2017-03-17 | 961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7年03月15日

“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黄大年说到了,也做到了。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统一,充分展现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统一,彰显了一名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格,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了榜样和标杆。

  黄大年生于1958年8月,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曾担任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第三届执委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学部长、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1月8日,黄大年带着对祖国科技事业发展的赤诚与眷念,因病走完了58岁短暂而辉煌的人生。

  黄大年始终坚守爱国主义精神,矢志不渝实践科技报国的理想,时刻把祖国的需要放在首位。他曾感慨地说:“作为中国人,无论你在国外取得多大成绩,而你所研究的领域在自己的祖国却有很大的差距甚至刚刚起步,那你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2009年,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母校吉林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作为国家“863计划”“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的负责人,在短期内突破国外严格禁运和技术封锁瓶颈,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黄大年心系祖国发展和吉林振兴,以战略视野和高尚人格凝聚培养人才,牵头筹划在吉林省建立“无人机产学用基地”和“吉林大学留学生报国基地”。他因材施教,悉心指导的44名研究生(其中18名为博士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4人次。他主动担任本科层次“李四光试验班”的班主任,所带班级被评为长春市“十佳班级”。他默默资助生活困难的学生,热心帮助患重病的学生家长解决治疗问题。他为学生和团队成员创造接触世界最前沿科技和最先进设备的条件,提供与院士等国内外顶级专家交流的机会,支持和资助26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培养了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

  黄大年为实现强国梦想奉献全部精力,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几乎没有休过寒暑假和节假日。平均每年出差130余天,最多的一年出差160余天,3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他不计个人名利,只想把自己掌握的国际最前沿科技成果和经验全部奉献给祖国,无私忘我工作到生命最后一息。

  中国科协副主席、清华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施一公这样评价黄大年:“他是一名海归科学家,在祖国需要时回国,毅然决然、义无反顾;他是一名赤胆忠心的海归科学家,为推动祖国尖端领域的发展全心全意、殚精竭虑;他是最单纯的赤胆忠心的海归科学家,单纯到为了祖国、为了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从不计个人得失、倾注全部精力。大年学长将是我永远崇敬、怀念的榜样和典范,他是一代人的楷模,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是460万留学生的楷模!他的精神感染、激励和鼓舞的绝不仅是一个团队、几届学生、一所学校,而将是一个领域、一批学子、一代人。”

  为表彰先进典型、弘扬拼搏精神,吉林省委、省政府日前决定追授黄大年同志为“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并在全省广泛开展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活动。

  肝胆许国终不悔。回顾黄大年的人生历程,他是一个至诚无私的爱国者,始终以祖国的需要为最高追求;他是一个目光高远的科学家,始终瞄准国际前沿创新创造;他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教育者,始终用战略视野和高尚人格培养凝聚高端人才;他是众人眼中的“拼命黄郎”,始终忘我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鞠躬尽瘁。他把自己一生奉献给了祖国,把生命最绚丽的部分奉献给了他所钟情的事业。他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和鞭策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篇章中砥砺前行。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浅说艺术

关注公众号


即时获知最新推送

休闲时刻


陶冶艺术情操

Copyright ©  2015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Network.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数智化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4号楼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648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22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