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发改委:按照“六稳”要求 全力以赴稳住就业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7日讯
国家发改委今日召开3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发改委就业司副司长常铁威在回答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提问时表示,疫情对就业的影响正在显现,受影响较大的,在行业上主要是消费类为主的生活服务业,在市场主体上主要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重点群体上主要是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发改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六稳”工作要求,全力以赴稳住就业。
以下为文字实录: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对于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地区和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请问咱们将采取一些什么措施来稳就业?谢谢。
常铁威:
感谢您对就业问题的关心。
目前,疫情对就业的影响正在显现,受影响较大的,在行业上主要是消费类为主的生活服务业,在市场主体上主要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重点群体上主要是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我们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六稳”工作要求,全力以赴稳住就业。
一是全力破除企业复工复产的梗阻,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避免过度管控。
二是落细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坚持结果导向,把已经出台的减税降费、社保费减免缓缴、金融支持等系列帮扶政策尽快落实到企业、落实到劳动者身上,提高企业和劳动者的获得感。同时,也要根据形势变化,进一步研究出台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
三是切实抓好重点群体的就业。对高校毕业生,主要通过鼓励企业吸纳、扩大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的规模、吸引到基层就业、增加参军入伍规模等方式,拓宽就业渠道。对农民工,主要加大“点对点、一站式”运送返岗的实施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公益性的岗位开发,开展转岗转业培训等方式,促进就近就地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群体,通过就业援助、社会救助等,做好兜底保障。
解决就业问题,根本上还要靠发展,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力稳住就业的基本盘。同时,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开辟更多的就业岗位。只要我们能够强化“六稳”举措,充分发挥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就能够保持就业大局的基本稳定。谢谢。
5000亿元优惠贷款怎么用?央行:将在五方面重点发力
原标题:5000亿元优惠贷款怎么用?央行:将在五方面重点发力
人民网北京3月17日电(王仁宏)记者从人民银行获悉, 3月17日,人民银行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就运用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支持复工复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安排。
会议指出,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出台以来,人民银行总行和各分支机构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有效推动了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的落地,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优惠利率贷款,引导资金投向复工复产领域,实现了精准滴灌的政策效果。截至3月15日,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共1114亿元,对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议强调,人民银行总行和各分支机构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上来,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企业复工复产稳步有序推进,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人民银行要用好已有金融支持政策,继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的政策效果。
会议要求,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进一步管好用好再贷款再贴现政策,重点支持现阶段亟需解决、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难点”和“痛点”,主要包括:
支持抗击疫情冲击能力较弱的小微企业复工复产;
支持生猪等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磷肥生产等春耕备耕关键领域;
支持国际供应链产品生产等外贸领域;
支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旅游娱乐、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也要做好金融支持工作。
各分支机构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发放依法合规,防止“跑冒滴漏”。要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商业性贷款等市场化融资方式与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