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德国更新《联邦政府人工智能战略》
来源:科情智库 | 作者:proac3c72 | 发布时间 :2021-03-30 | 5019 次浏览: | 分享到:

编译: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孙浩林

审校: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张丽娟


     2020年12月,德国联邦政府更新了已发布两年的《联邦政府人工智能战略》,这是在初版战略基础上,根据当前德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情况作出的调整。新版战略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研究、技术转移和应用、监管框架以及社会认同,提出了一系列未来的新举措。此外,新版战略新增加了抗击新冠肺炎大流行、可持续发展、德国与国际和欧洲的新合作机制等主题。


2018年11月,德国联邦政府发布了《联邦政府人工智能战略》,提出了德国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3大核心目标、12个行动领域及相关促进措施。但近两年来,德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提出了新需求。为继续增强德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并结合当前的最新发展趋势,德国联邦政府对《人工智能战略》进行了更新,从专业人才、研究、技术转移和应用、监管框架和社会认同等5大重点领域确定了未来的新举措。至2025年,德国联邦政府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将由30亿欧元增至50亿欧元。


专业人才


人工智能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给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寻找专业人才带来了巨大挑战。特别是在当前还没有建立起人工智能相关基础的地区越来越难以开展人工智能研究活动。因此,德国联邦政府的政策重点是通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同时为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创造有吸引力的工作和研究环境。主要举措包括:


   为应用科技大学的青年研究者创造具有吸引力的工作和研究环境,增加相关资助;


   开展人工智能挑战赛,设立德国人工智能奖项“人工智能德国造”;


   与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共同设立新的青年研究者资助计划;


   资助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高校教育数字化创新;


   通过将人工智能作为课程内容,促进未来学术人才的培养;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基于人工智能,构建职业教育在线技能提升网站;


   开展关于“职业教育数字平台”的创新挑战赛,以构建创新的、以用户为导向的、可持续的数字继续教育空间;


   与各州协商提高人工智能教授的工资水平;


   通过区域创新体系和集群设立针对青年女性的人工智能教育计划。


研究


德国的人工智能研究水平位居世界前列,需要继续保持和扩大这一领先优势,以确保和增强德国和欧洲的技术主权。主要举措包括:


   建立全球领先的欧洲人工智能网络“人工智能欧洲造”;


   加快高斯超算中心百亿亿次计算能力的扩建以及相关高性能计算方法的开发;在国家高性能计算邦州联合资助框架内建设基于需求的超算基础设施,供全国高校等相关主体使用;


   通过德国宇航中心加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中安全人工智能系统的研发;


   设立新的资助计划和措施,研发针对医疗和流行病预测的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和护理领域的人工智能系统;


   扩大“计算科学与生活”项目资助范围,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在传染性流行病学数字化中的应用”;


   扩大“地球观测中的人工智能应用”资助措施,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在可持续经济中的创新应用;


   加强公民安全领域可信赖人工智能应用研究;


   设立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生产制造领域的资助措施;


   设立合成数据生成资助措施;


◆   构建数字健康发展中心,支持基于数据的数字医疗,特别是数据在癌症治疗和传染病学领域的应用;


   开展“用于IT安全的人工智能”和“通信网络中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的相关项目;


   开展创业资助计划StartUpSecure,加强基于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和产品的安全性;


   开展试验性创新挑战项目“节能型人工智能系统”和“面向未来的专用处理器和开发平台”;


   实施人工智能在农业、食品、健康饮食和农村领域应用的相关资助项目;


   加强对人工智能系统安全性和鲁棒性的研究;


   开发用于检测人工智能系统特性的方法和工具;


   构建出行领域的人工智能和自学习系统创新中心,加大对自动驾驶复杂场景的应用研究、开发和测试;


继续和扩大“环境、气候、自然和资源领域的人工智能灯塔项目”,重点开展人工智能在气候保护和资源节约领域的创新应用。


技术转移和应用


通过加强人工智能知识向应用的转化,德国联邦政府希望广泛应用创新技术,以保持和增强德国和欧洲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举措包括:


   在现有的“EXIST大学创业资助计划”中新设立人工智能资助重点和相关具体措施;


   在“德国加速器计划”中新设针对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资助计划;


   发展新的应用中心,促进中小企业4.0能力中心和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交流与合作,并使中小企业成为研究全流程的重要一环;


   在硅谷设立创业和服务代表处,为德国相关政府部门、机构和人员提供服务;


   通过“欧洲数据云计划(GAIA-X)”构建具有竞争力且安全可靠的互联数据基础设施,重点资助中小企业和农业领域的应用案例;


   资助基于人工智能的创新型出行方式,重点是城市出行、乡村地区连接和社会接受度;


   评估和测试人工智能技术在联邦信息通信项目中的应用;


   每年举办人工智能技术转移大会,加强人工智能成果转化方面的计划和机构间的联系;


◆   通过创新挑战赛促进人工智能在解决流行病危机方面的应用;


   加大对中小企业研发和应用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资助;


   建立各行业和专门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中心;


   加强人工智能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大型研究基础设施探索宇宙和物质;


   促进人工智能方法在物理、地球科学和系统生物学中的跨学科应用和技术转移;


   促进人工智能作为关键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以及其在汽车制造、现代交通、船舶制造、农业和护理等领域的技术转移;


   利用人工智能处理和评估遥感信息;


   继续发展和扩大现实实验室网络,并加大跨主题 “现实实验室”项目遴选;


   构建物流领域人工智能创新集群,在数据和平台竞争中加强德国的物流能力;


   资助人工智能学习和试验区;


   建立“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实验室”,利用人工智能实现更好的环境监测;


   开发一套指标体系,监测人工智能在社会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就业领域的引入和应用;


   参与并扩大“全球人工智能合作伙伴关系(GPAI)”。


监管框架


德国联邦政府希望负责且普惠地开发和应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不断扩大的应用范围虽然能为经济、社会和公民带来好处,但同时也伴随风险。因此,需要提出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系统的具体要求,并为其构建负责且普惠的框架。主要举措包括:


   研究欧委会提出的人工智能法案建议能否有效降低人工智能应用的风险并顺利执行;


   研究相关法律法规的可行性,包括开发、构建和应用人工智能的民法法律框架;


   构建劳动保护和劳动安全体系;


   实施“人工智能标准路线图”:在现有和正在开发的监测技术基础上制定人工智能系统的监测标准,包括鲁棒性、安全性、可靠性、完整性、透明度、可解释性和非歧视性等。


   整理人工智能引起的劳动法、社会法及其他法律领域(如环境法)的调整需求,评估相关调整建议;


构建合作网络,与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相关的国际标准和管理论坛、技术标准制定委员会等携手推动国际人工智能治理。


社会认同


随着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人们对这一技术的信赖与日俱增,但仍然存在信息缺失等问题及其他顾虑。德国联邦政府将为“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引入和应用提供支持。主要举措包括:


   完善具有普惠性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包括开展“公民创新平台”“公民数据实验室”和“公民绿色技术实验室”等项目;


   支持用于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人工智能应用;


   资助和扩大旨在保护、探索、连接和推广文化内容的项目;


   建立旨在探索和验证媒体内容以保护认知多样性的人工智能能力。


来源:《科技参考》2021年第6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浅说艺术

关注公众号


即时获知最新推送

休闲时刻


陶冶艺术情操

Copyright ©  2015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Network.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数智化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4号楼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648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22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