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5月29日,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6月2日,在主持专家学者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考察调研中走进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就科技创新、科技强国作出重要指示。近日,光明智库邀请此次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三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畅谈心声。薛其坤院士认为:必须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呼吁: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2019年12月23日,薛其坤院士(左)向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介绍清华大学捐赠的科学仪器。新华社发



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回信,让我们这些战斗在第一线的科技人员倍感温暖和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抓住了科技创新的“牛鼻子”问题,为科技评价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众所周知,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晶体管的发明,当时是为了替代体积大、功耗大的电子管,它还催生了获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集成电路的发明;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巨磁电阻效应,其研发是为了寻找新的磁传感器;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石墨烯,是为了寻找后摩尔时代能替代Si(硅)的新材料;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GaN(氮化镓)是为了制备出能发蓝光的发光二极管。我带领团队发现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则是为了降低电子器件能耗而导致的“从零到一”的科学突破。这些例子说明,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常常会催生科学上的重大发现。


我强烈呼吁,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强力支持重大应用目标导向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强力支持能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和自主发展的基础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应当把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机械区分开来。在科技史上,发现室温超导,发现太阳能转化效率超过Si但价格与Si相近的太阳能电池,发现硬度比拟金刚石、延展性比拟钢铁的材料……这些发现不但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还可能引导全新技术和工具的发明。应用价值越大,对应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往往越具有挑战性,原创性也越强,颠覆性意义也越大。为此,我们必须重点规划好重大应用目标导向的原创性基础研究。


重大应用目标导向的原创性基础研究也是培养最有竞争力的优秀人才的摇篮。要完成这样的研究,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对所在学科的科学理论掌握得融会贯通,对专业理论知识理解得入木三分,对专业实验技术和仪器驾驭得炉火纯青;需要学生有非常好的科学直觉,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突出能力,有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犀利眼光,有善于归纳演绎的辩证思维能力,有探究自然奥妙的强烈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强大愿望,有“虽千万人吾往矣”、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有百折不挠、追求极致、挑战极限的优秀品格。


最近,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清华大学成立了五大书院,启动实施“强基计划”,推进完善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本科教育体系。“强基计划”重在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是与重大应用目标导向的原创性基础研究相衔接的一项重要计划。


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对各类科技人才的评价体系进行大力度改革,营造有利于从事重大应用和需求导向尖端前沿基础研究的氛围,吸引、激励有条件的大学、科研院所以及科技人员从事这样的研究。这直接关乎科技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进程。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浅说艺术

关注公众号


即时获知最新推送

休闲时刻


陶冶艺术情操

Copyright ©  2015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Network.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数智化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4号楼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648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22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