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以科研促产业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打造百亿级产业平台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徐丹青 通讯员 刘玲 淄博报道

以科研促产业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打造百亿级产业平台

获得国家级奖励8项;拥有专利150余项;主持制订、修订国际、国家、军工、行业标准183项……“从1970年搬到淄博,山东工陶院的发展得益于淄博。”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欧阳胜林向记者介绍,五十年来,山东工陶院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高性能陶瓷透波材料、陶瓷防隔热材料、特种陶瓷纤维等七大学科。以国家工业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核心,搭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构筑了山东工陶院从科研、工程化转化到产业发展的特色创新路径。


2020年5月27日,山东省先进陶瓷创新创业共同体成立大会召开,是淄博市首家获批建设的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汇集了山东理工大学、中铝山东有限公司、山东硅元新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30余家先进陶瓷领域优势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参加,山东工陶院作为共同体建设主体单位在这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希望可以借助这个平台聚集淄博市先进陶瓷和新材料企业,带领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化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把整个产业规模做大做强。”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重海说。

以科研促产业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打造百亿级产业平台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重海接受记者采访


“做国际一流的研究型科技公司”是印刻在山东工陶院骨子里的战略目标。作为唯一的国家级工业陶瓷科研院所,山东工陶院始终屹立于行业科技前沿,坚持创新驱动,强化成果转化,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补短板、做长板,解决创新链和技术链问题,实现国家“卡脖子”技术和产业的突破。

作为国内唯一能够批量化生产连续氮化硼纤维的企业,山东工陶院已被列为科技部军用材料“十三五”重点发展项目。“山东工陶院自1978年就开始进行氮化硼纤维研发,像这种国内唯一,解决了‘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问题的项目还有很多。”王重海告诉记者,山东工陶院研制的数十种新型材料,近百种新产品中,有20余种被列为国家级新产品,为建材行业、特种陶瓷材料做出了重大贡献。


“山东工陶院未来的发展与淄博市对产业的发展壮大扶持的契合度非常高。”近日,淄博市出台的“四强”产业“一业一策”政策,令王重海非常振奋,“目前我们一共有7个项目,准备投资30个亿,打造一个百亿级的产业平台。”
以科研促产业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打造百亿级产业平台
王重海相信,在山东工陶院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的道路上,新政策带来的不仅仅是指导性意见,更是一项强力支持。“强化金融对产业的支撑这一点非常吸引我们,在以后的发展中要把所有的创新要素集聚在一起,金融将在这里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样的,新政策还将为我们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帮助我们打造一流平台、吸引一流人才、创出一流成果。”


“淄博市委市政府非常懂产业的发展,我们将借助新政策,将山东工陶院打造成国际知名度先进陶瓷产业技术企业,紧紧围绕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持续加大科研投入,把牢科技制高点,带动新材料产业做大做强。”欧阳胜林充满信心地说。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浅说艺术

关注公众号


即时获知最新推送

休闲时刻


陶冶艺术情操

Copyright ©  2015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Network.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数智化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4号楼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648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22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