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从广汽自研芯片,看中国汽车芯片国产化进度

广汽集团近期重磅发布了包括C01、G-T01、G-T02等在内的12款自主研发车规级芯片,在这个节点做这个动作,主要是展示国内汽车芯片技术的显著突破,在智能汽车时代,也能建立一个自主可控的芯片供给。


借助高性能、高可靠的芯片实现更为“软件定义”的升级,在智能化、电动化趋势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国产汽车芯片自主可控与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是非常关键的。




Part 1

自主研发与

技术创新驱动智能化变革


智能汽车对计算能力、数据传输速度及安全性的要求日益增长。据统计,智能汽车芯片的用量呈现3倍以上的增长趋势,同时算力与安全性也相应提升。


车规级芯片不仅需要应对传统汽车对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的考验,更要在智能驾驶、中央计算、信息交互等方面满足全新的技术标准。


广汽此次推出的12款芯片(芯片代号分别为 G-S01、G-T03、G-H02、G-P01、G-T02、G-C01、G-K01、G-T01、G-S02、G-T04、G-H01和G-K02),正是瞄准这一市场需求,通过自主设计和产业链联合研发,实现了在智能汽车电源管理、制动、集成安全等领域的多维应用。


备注:分别与中兴微电子、裕太微电子、仁芯科技、矽力杰、极海、奕斯伟、杰华特、国芯、美泰等公司联合开发,使用场景覆盖智能汽车电源管理、制动、集成安全等多个领域。



● 关键芯片产品及技术亮点


◎ C01芯片:由广汽与中兴微电子联合开发,是国内首款自主设计的新一代16核心多域融合中央计算处理芯片。其多核心、多域融合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对智能车载系统多任务并发处理的高效需求,实现车身、底盘、动力域的高度整合。


◎ G-T01芯片:与裕太微电子合作推出,作为国内首款车规级千兆以太网TSN交换芯片,其高达10Gbps的传输速度和4微秒级超低延时,为智能驾驶系统中关键安全指令提供了及时响应保障。


◎ G-T02芯片:与仁芯科技联合研发,主打全球首款16Gbps带宽的SerDes芯片,其出色的抗干扰性和高带宽特性,确保了智能驾驶系统在恶劣路况下的稳定数据传输,为前置摄像头的高像素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撑。


◎ G-K01芯片:广汽联合矽力杰开发的全球首款符合ASIL-D功能安全等级的6核RISC-V芯片,这款芯片采用开源指令集,并在性能与功耗之间找到了最佳平衡点,为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底盘及三电系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备注:这里主要是定制芯片的过程


中国芯片发布为整车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芯片解决方案,也标志着从过去“串行”合作模式向“并行”协同开发转变,即在整车、零部件与芯片之间实现了需求牵引下的同步验证与量产。


技术团队以高标准、高安全为目标,将整车量产周期从72个月成功压缩到36个月,为满足市场对智能化车辆日益严苛的要求打下坚实技术基础。


汽车产业正从硬件驱动向“软件定义汽车”转变,即整车功能更多由软件算法和平台数据推动。这种转变要求芯片不仅具备强大的运算能力,还需要支持多种通信协议,保证在复杂场景下的实时数据交互。


广汽发布的芯片产品正是围绕这一理念设计,从中央计算、以太网通信到专用传输控制,每款芯片都致力于赋能智能汽车在数据汇聚、运算调度和信息安全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为流畅和安全的出行体验。



Part 2

生态共建与供应链安全:

战略多元化与国际竞争新局面


长期以来,我国在车规级芯片领域依赖进口、关键技术和产品市场被国际巨头垄断。面对这一局面,广汽与众多国内外合作伙伴(如中兴微电子、裕太微电子、仁芯科技等)携手合作,共同开辟全新研发路径。


通过成立芯片技术团队,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核心,广汽不仅推动了整车、控制器、芯片端到端联动验证平台的建设,还提出了“一芯多源”的策略。


这种平台化设计理念使得同一类芯片能够通过多种软硬件接口、操作系统及软件算法,获得更多的解决方案与供应渠道,确保供应链安全、稳定且具有成本优势。


美国新一轮关税政策的实施和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对国际芯片市场带来显著冲击。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出台的紧急通知中关于“原产地”认定规则,意在通过政策导向抑制美资芯片的进口,反而为国产模拟芯片的发展提供机遇。


广汽此次芯片发布不仅具有技术意义,更蕴含了战略层面的产业自主权诉求。自主研发与本土化生产,将有助于中国在面对国际贸易摩擦与技术封锁时,构建更为稳固的供应链体系,保障汽车及其他关键领域的安全运行。


为了更好地助力产业生态建设,广汽还积极布局芯片领域的投资合作。截至目前,公司已投资23家半导体企业,累计投资金额超过21亿元。这种资本与技术的双重投入,不仅能够加速芯片技术成果的商业化落地,更能推动整个汽车电子领域的跨界融合,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产业共建格局。


未来,随着广汽与更多业界巨头及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我国车规级芯片技术将逐步实现从追随到引领的转变,进一步巩固在全球智能汽车产业链中的战略地位。



小结


12款自主研发车规级芯片,还是一次肌肉的展示。从C01中央计算芯片到G-T01、G-T02高速交换及传输芯片,再到符合ASIL-D安全标准的G-K01芯片,凝聚了多方技术力量与产业链协同的智慧创新。面对智能化、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软件定义汽车”是中国汽车产业链共同的课题。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浅说艺术

关注公众号


即时获知最新推送

休闲时刻


陶冶艺术情操

Copyright ©  2015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Network.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数智化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4号楼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648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22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