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刘经南院士: “5G+北斗”将成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来源:科技日报 | 作者:proac3c72 | 发布时间: 2020-06-26 | 1913 次浏览 | 分享到:


    
      “智能时代,‘5G+北斗’将成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6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刘经南,收看了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的网络直播。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北斗导航从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他认为,实现“5G+北斗”融合和相互赋能,将有大量的机遇,能产生颠覆性的技术,能创造跨世纪的辉煌。


  20世纪90年代中期,刘经南带领团队参与北斗研讨。20余年从北斗一号干到北斗三号,攻克北斗卫星系统多个关键技术。解决了北斗二号卫星姿态转换期间(每半年约15天)不能服务的问题,建立了亚太地区首个北斗高精度国际分析中心,实现了我国北斗异构星座高精度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的自主掌控。

  刘经南说:“现在通信、电力系统的时间精度都是微秒级,北斗定时精度在20至30纳秒,通过地基增强和天基增强,可实现时间精度为1个纳秒或者优于1个纳秒,实时位置能精准到1个厘米,特定领域事后精度可以做到1个毫米。”

  5G是智能化时代的基础设施,它高带宽、高速度、大容量、低功耗、低延时、万物互联、信息可感知、可调控。5G为满足未来虚拟现实、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用户和行业的应用需求,提供了基础支撑。刘经南说,5G的时延是毫秒级的,但还不能实现汽车的远程控制;而且它的网络位置是虚拟的,这些问题都要解决。

  解决问题需要新的基础设施,就是北斗。定位、导航、感知时间和时节本身就是自然进化产生的生物智能,智能时代的“5G+北斗”可将这种生物智能赋给机器和环境,发挥机器和网络环境的智能优势。

  基于“5G+北斗”的泛在测绘能力就是人类定位、导航、感知时间的智能基于现代技术的延伸,既是智能时代实现区域和广域乃至全球精确感知时空事件和目标信息的关键基础设施,也是实现支持广域和全球智能协同控制的赋能技术。

  “北斗高精度导航+5G+高精度地图”,将开辟车辆车道级监控、车辆自动驾驶和智能无人驾驶全新领域应用。将来的无人驾驶车、智能网联汽车,本质就是一个高精度的智能移动计算平台,需要感知和认知外界,必须要有精准的位置和时间服务。所以每一台智能网联汽车和每一辆无人车,既是互联网时代的代步工具,也是一个智能移动计算平台,把这些平台的数据和大家共享起来,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新应用和新业态。

  北斗位置服务还将实现跨界融合:包括跨系统融合,与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兼容互操作和可互换;跨地域融合,各省市乃至与周边国家实现跨域资源共享的跨区融合,跨行业融合,室内室外实现多传感器融合,从而提供泛在的智能的时空位置服务“北斗+”。

  刘经南说,北斗是一种赋能技术,通过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北斗为这些技术赋予时空新功能,使这些技术升维增效,随着时代发展,未来应用有极大的想象空间。(刘志伟)

武汉大学原校长刘经南院士:我就不服气中国人不能解决世界难题


6月10日,在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刘经南院士接受了记者专访。记者面前的刘经南院士神采奕奕。“平时的运动就是打打乒乓球。”刘经南说这样可以保持充沛的精力投入科研,在科研上“我就不服气中国人不能解决世界难题”。话语中充满昂扬斗志。

36岁考研,学生时代就“怀疑一切”

1958年,尚在中学时代的刘经南偶然看到一本书《马克思的青年时代》,对书里面的一句格言很是崇敬——“怀疑一切”。最终这句话成了刘经南从事科学研究的格言。

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进入太空,让即将进入大学的刘经南对宇宙和天体变化的奥秘产生了好奇,高中毕业后考入武汉测绘学院天文大地测量专业,他将探索的目标锁定为湛蓝的天空和广袤的大地。1968年,已毕业一年多的刘经南被分到湖南的煤田物探测量队,负责外业测绘,历经各种艰辛,还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这一干就是11年。刘经南没有放弃科研的梦想,1979年刘经南顺利考入武汉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研究生。

43岁开始搞科研,敢挑战国际学术难题

1982年,刘经南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被分配到湘潭矿业学院教书。四年后,刘经南再次回到母校,立志于卫星大地测量与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及其应用领域方面的研究,这时的刘经南已经43岁了,科研生涯正式起步。

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上有关两大坐标系转换的模型有三个,但究竟谁优谁劣,却争论了十几年未见分晓。刘经南将自己的学术起点就定在了这里。他通过深入研究,在国际上第一次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了三个坐标转换模型的等价性,为这场历时十几年的争论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随后,他又和导师一起提出了一种联合平差误差影响率理论,分析了高程误差的影响和削弱方法,导出了新的“武测模型”,使大地测量坐标系理论研究领域的一系列难题迎刃而解。

1988年,刘经南在匈牙利国际整体大地测量学术会上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测量学术界的极大反响,与会者纷纷向他索要文稿。“武测模型和影响率理论是一个新思想。”这是大会主席德国HEIN教授的评价。

50岁紧跟导航研究,提出中国方案

上世纪90年代,GPS技术成为国际上一门迅速兴起、影响广泛的高新技术。

我国是GPS的用户大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引进GPS接收机及其相应技术,但经常被美国限制使用。如何对抗美国政府的技术限制,使GPS技术的巨大市场潜力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出来,便成为当时国际性的热门研究课题。

很快,刘经南取得的第一项重大成果就是研制出我国第一个GPS商品化软件——GPS卫星定位数据处理综合软件。在软件研制过程中,刘经南根据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GPS三维地心坐标向量至高斯二维坐标转换理论,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化GPS网三维平差为二维平差的理论和方法。如今,这一软件设计思想已被国际GPS商用软件开发界广泛接受和采用,他的部分研究成果已成为我国城市GPS测量规范。

随后,刘经南具体负责了中国第一个GPS国际永久跟踪站(武汉)的建立、运行和维护。该跟踪站是我国最早的全球卫星地球动力学服务站之一,成为国际上一个重要的基础数据采集、分析和研究基地。1998年,我国第一个GP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在武汉宣告成立,开启了GPS产业化的大门。

70岁再当校长,从不卸任科研岗

2012年9月,70岁的刘经南考虑10天后接受昆山杜克大学校长的任命,这也是他卸任武汉大学校长4年后,再次当了6年的校长。在他看来,昆山杜克大学是中外合作办学,也是对中国教育的新探索。

70岁再当校长,也没有卸任自己的科研岗。刘经南一边花大量时间参与学校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一边继续在导航前沿领域探索。

2012年,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服务,如何实现北斗系统高精度服务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刘经南带领团队,提出了建设国家地基增强系统的创新方案,并在湖北省建立了国内首个省级区域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主持验收的北斗二号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说,“湖北地基增强试验网”对于实现实时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有强大潜力,对启动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工程建设奠定了基础。

2018年,刘经南领导的科研团队还研发了湖北第一颗北斗多模多频高精度芯片,也是中国首颗40纳米高精度消费类北斗导航定位芯片,该芯片集成了北斗短报文功能,还包含全球首创的低空飞行器管制功能。刘经南将湖北的导航产业引向一座新的大门口。目前,湖北已与北京和珠三角一起成为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三大重地。

(长江日报记者杨佳峰 通讯员吴江龙 高柯夫)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科研人员  公众号


科研界

即时工作、学习、生活的

资讯平台

最重要的不漏


给您精中选优

关注公众号


即时获知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