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团队在有机室温磷光(有机长余辉)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来源:南京工业大学 | 作者:proac3c72 | 发布时间: 2021-08-31 | 3229 次浏览 | 分享到:


       高效蓝色磷光发射对有机光电应用至关重要。近日,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黄维院士安众福教授带领的团队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刘小钢教授合作在有机室温磷光(有机长余辉)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Nature Materials(《自然·材料》)上。

重大突破!中国团队这项研究成果登上Nature子刊!


蓝光,作为光的三原色之一,是固态照明和全彩显示的核心组分,同时在生物医学、光通讯等领域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有机室温磷光材料受到了广泛关注,连续两年(2019和2020年)被中国科学院与科睿唯安联合发布《研究前沿》评选为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Top10热点前沿。

重大突破!中国团队这项研究成果登上Nature子刊!


在众多提升室温磷光性能的策略中,晶体工程能够利用分子间的强相互作用,有效地抑制三重态激子非辐射跃迁,减少三重态激子猝灭,是实现高效率室温磷光的有效途径。

然而,分子间π-π堆积容易导致三重态-三重态湮灭,大量三重态激子被耗散,影响磷光效率的提升;并且π-π堆积会使分子间共轭度增加,发光红移,难于实现蓝色磷光。如何构筑长寿命、高效率的蓝色室温磷光成无重原子有机磷光材料领域面临的挑战之一。

重大突破!中国团队这项研究成果登上Nature子刊!


针对上述挑战,该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发色团限域”策略,成功构筑了新型有机离子晶体材料。利用抗衡离子对分子态发色团的限域作用,实现了高效率蓝色室温磷光,效率高达96.5%。之后,他们通过调节抗衡离子和发色团单元进一步验证了该策略的普适性,展现了该类材料在信息安全、余辉显示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相关探索研究对理解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的分子结构、堆积方式与发光性能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重大突破!中国团队这项研究成果登上Nature子刊!


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Institute of Advanced Materials, IAM)成立于2012年8月,是南工大“海外人才缓冲基地”的建设主体。近年来,团队已先后获批建设国家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柔性电子研究部)、国家级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柔性电子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柔性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教育部柔性电子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江苏省柔性电子工程实验室等多个省级以上及国际联合科研平台。

重大突破!中国团队这项研究成果登上Nature子刊!


黄维院士是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学科带头人,他是国际上最早一批从事柔性电子、特别是有机电子和塑料电子研究并长期活跃在柔性电子学领域的世界一流学者,是中国有机电子学科、塑料电子学科和柔性电子学科的奠基人与开拓者,被业界誉为“柔性电子学之父”。

他在柔性电子学领域,以通讯或第一作者身份在世界顶尖期刊Science、Nature、Nature Electronics等顶级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900余篇,h因子为150,国际同行引用逾95000次,是材料科学与化学领域全球高被引学者。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科研人员  公众号


科研界

即时工作、学习、生活的

资讯平台

最重要的不漏


给您精中选优

关注公众号


即时获知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