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他们所说,过时是航空航天、国防、医疗保健、通信、汽车和工业应用中基于 FPGA 的系统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些系统的使用寿命为 10 至 50 年。例如,以 F-35 战斗机的开发为例,它始于 1997 年,直到 2021 年才全面投入生产。在此期间,晶体管密度增加了 10,000 倍,FPGA 行业推出了六代新架构。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基础设施开发周期缓慢之间的这种不匹配导致美国军方估计有 500 亿至 700 亿美元的过时相关 NRE 成本,而所有替换半导体零件中有 15% 是假冒的。
自 20 世纪 80 年代 FPGA 诞生以来,商用 FPGA 产品变得越来越复杂、标准化程度越来越低、透明度越来越低,加剧了与零件过时和假冒相关的问题。在最好的情况下,FPGA 设备或 eFPGA IP 核的停产通知需要重新设计整个子系统。在最坏的情况下,这可能会导致整个程序的终止。
解决 FPGA 过时和假冒问题的下一个合理步骤是摆脱单一来源部件并建立一套开放标准的 FPGA 架构,类似于为存储器和无源元件创建的成功标准。
过去 25 年来,人们曾多次尝试开放 FPGA。1997 年5 月,通用布局布线 (VPR) 开源 FPGA 研究平台问世,自此帮助降低了高质量、可重复的 FPGA 研究的门槛。遗憾的是,VPR 仍然只是一个研究工具,商用 FPGA 仍然没有完全开放的 RTL 到位流程。
为了解决缺乏完全开放的 FPGA 设备的问题,DARPA 于 2018 年资助了 OpenFPGA 和 PRGA FPGA 生成器研究项目。虽然这些开源生成器促进了几种学术芯片的流片,但最终的设计既没有标准化,也没有商业化。
为了规避 FPGA 不透明的问题,人们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对商用 FPGA 进行逆向工程。然而,随着 FPGA 复杂性随着摩尔定律的推移而激增,这项任务变得越来越困难和昂贵。
尽管做出了这些努力,但截至目前,市场上仍然没有一款开放、标准化的商业 FPGA 产品。
随着 Platypus eFPGA 系列的推出,Zero ASIC 通过在开源 Apache 许可下公开发布其商用 Z1000 eFPGA IP 的完整架构描述和比特流格式,向标准化 FPGA 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目标是使其成为一个开放标准。
从历史上看,开放标准已被证明是防止过时和掠夺性定价策略的有效方法。值得注意的无处不在的开放硬件标准包括 RISC-V ISA、IEEE 以太网 PHY、JEDEC 存储器、无源封装(例如 0603、0805)、PCIe 和 USB。就像 RISC-V 一样,创建开放标准并不意味着实现必须是开源的。下表说明了成功的 RISC-V ISA 标准与拟议的 FPGA 方法之间的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