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论坛是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共议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发展,共商全球创新规则和科技治理,共同推动科学技术造福各国人民。在“家门口”的全球科技盛会,向上看、向远看、向外看,海淀把握新机遇,抢占新赛道,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将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设置了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5大板块、128场活动,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千名演讲嘉宾将齐聚一堂,共议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全球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启示。
海淀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载地、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创造了科技创新、科学发展的辉煌历史,正践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书写新的时代华章。
2024年,由驻区单位主持完成的40项成果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全市占比69%,全国占比20%;115项成果荣获202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全市占比58.7%。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前夕,部分驻区单位已经亮出了硬核科技,让人倍感振奋、充满期待。年会期间,海淀这片土地上创造的一项项领先科技成果将精彩亮相,激荡科技创新的时代强音。
当今世界,人工智能风起云涌,成为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谁能把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经济发展机遇,谁就把准了时代脉搏。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是海淀持续攻坚的“四块硬骨头”之一。2024年,海淀区着力推动人工智能占先发展,“北京海淀人工智能集群”入选“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入选该项竞赛的全国首个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海淀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期间,人工智能创新街区、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调度平台等多项重磅成果将集中发布。
今年“人工智能主题日”采用“2+5+N”活动框架,即2场核心论坛、5场专场论坛、N场其他特色活动,包括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AI未来论坛:创新·投资·全球化这2场核心论坛,中国具身智能大会、AI
for Science青年论坛、通用人工智能论坛、人工智能领军人才发展论坛、区块链与隐私计算论坛5场专场论坛,以及四类10场其他特色活动。
3月20日举行的“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2025北京加快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专场明确,北京将支持海淀区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生态高地,为全市人工智能应用出技术、作示范。优势资源汇聚,政策东风劲吹,在“人工智能主题日”,让我们与图灵奖得主、院士团队、高校学者共话未来,见证前沿思想碰撞,共赴星辰大海,共谱未来传奇。
机器人“智愿者”上岗中关村论坛年会。人民网 李世奇摄
近百台机器人“智愿者”集结
与机器人下一盘中国象棋,品尝一杯机器人“茶艺师”冲泡的茶,购买纪念品也是机器人为您服务……在现场,观众们能看到机器人跑步跳舞、吹拉弹唱、写诗作画、服务陪伴等,不仅各个机器人单独秀绝活,还能欣赏到多款机器人联袂上演的科技秀。
“本届中关村论坛年会,我们突出人形机器人应用,围绕迎宾、交流、主持、表演、服务等5大类核心场景,遴选了15家机器人企业的近百台代表性机器人,营造‘机器人无处不在’的氛围。”中关村论坛运营公司品牌总监徐若华介绍,这些机器人将作为本届论坛年会的“智愿者”上岗。
论坛间隙,您可以到“小关店铺”点一杯咖啡,小憩一下。“这里聚合了两种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它们之间实现了自主协作。”徐若华解释说,“当机器人接收到您的需求后,咖啡机器人将自主执行指令,制作一杯咖啡,制作完成后,会将指令传递给服务机器人,而服务机器人则会自主规划路线,将这杯咖啡送到您手中。”
为观众提供AIGC互动体验的“科技树”。人民网 李世奇摄
使用演讲者的原声进行同传翻译
“本届中关村论坛年会,我们深度挖掘人工智能特别是大模型技术的应用潜力,让观众深刻感受到技术的前沿性。”徐若华说,“其中一大亮点是,今年我们使用AI同传系统,基于声纹识别、语音拟合技术,实现用演讲者的原声进行同传翻译。比如,一位嘉宾使用英语进行演讲,后台大模型将学习他的声音,您在耳机中听到的就是他原声的中文翻译。”
此外,本届论坛年会还使用了文生视频技术制作视频,年会暖场片、成果发布片等视频均是借助AI生成的。在论坛年会的公共区域还有一棵“科技树”,为观众提供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互动体验。观众现场拍照后,将会生成一段充满科幻元素的动态的视频,感受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机器人“智愿者”上岗中关村论坛年会。人民网 李世奇摄
突出绿色低碳,打造无感通行体验
徐若华介绍,今年将为嘉宾、观众打造无感通行的参会体验。“我们全面使用了电子证件、电子桌签、会场导航、座位查询等智能服务,覆盖从入场到落座参会的全流程,让大家能够更便捷地进入会场。这不仅能够减少耗材的使用,也可以减少工作人员调整座位、更换桌签的工作量。”他说。
同时,中关村论坛年会也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引领办会新风尚。据了解,今年的会场布置全面使用可循环利用物料,论坛资料将全部提供电子版,印刷品和文创产品均采用可回收材料。“比如,论坛手提袋是由回收塑料瓶与竹纤维制作而成。而在休息区,一些座椅和围挡都是由可回收可拉伸的硬纸制作的。”徐若华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科技创新离不开良好的生态提供滋养。在海淀区,一流的营商环境、广大市民的热情参与,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最坚实的支持。
年会同期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展演、户外科普、科技嘉年华等科技文化活动,以科技文化共生为核心,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让创新思维融入大众生活,为广大科技爱好者带来一场科技文化交融盛宴,为科技创新生态培育深层文化土壤。
AI青年创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探索青年科技人才引领人工智能和科普产业创新发展新思路,携手共创AI美好未来;海淀户外科普活动将以“AI+”为核心,围绕生活、运动、健康、教育、农业、文化六大主题,通过科技展示、科普表演、互动体验,为公众带来一场丰富多彩的沉浸式科普。
海淀区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将举办“京西揽胜——北京画院艺术家笔下的‘三山五园’”“亚洲数字艺术展”“‘千古绝艺
匠心传承’——中关村论坛非遗主题活动”“‘HI
TALK’文化科技融合沙龙活动”“‘华乐和鸣·韵启海淀’民乐沙龙活动”等。在三山五园腹地,文化与科技激情碰撞、深度融合,古今辉映、美美与共。
2025中关村硬科技嘉年华,将设置硬科技新品首发首秀、AI跨界场景体验、未来生活方式等展区,携具身智能、生成式AI、智能应用等硬科技领域新奇特技术及产品亮相。
2025中关村论坛灯光秀,由“小关”和“雎鸠鸟”作为引导,开启“‘小关’看世界”和“众志铸合作”两大篇章,利用建筑的L形媒体立面塑造3D裸眼视觉“盒子”,营造充满未来感与科技魅力的视觉盛宴。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是海淀展示科技创新最新成果的舞台,也是参与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服务保障年会成功举办,全区各街镇、各部门、各单位齐心协力、忠于职守,彰显了精气神;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甘于奉献,展示了“热情开朗、大气开放、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海淀区正按照市委赋予的“一个目标、五个作示范、五个当先锋作表率”新使命新要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是舞台,是机遇,是试金石,是练兵场。
图片:陈乃禾、修雨辰、于晨星、李世奇
作者:倪恒虎 人民网北京3月27日电 (董兆瑞 李世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