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保国、闫洁)12月11日,
欧洲物理学会新闻网站“物理世界”公布了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中科院两项成果入选。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陆朝阳等完成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研究成果名列榜首。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团队的“外尔费米子研究”也入选其中。
今年2月26日,《自然》杂志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大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多自由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这一研究成果。此项工作打破了只能传输基本粒子单一自由度的局限,为发展可扩展的量子计算和量子网络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际量子光学专家Wolfgang Tittel在同期《自然》杂志撰文评论:“该实验为理解和展示量子物理的一个最深远和最令人费解的预言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并可以作为未来量子网络的一个强大的基本单元。”
外尔费米子是一种无质量且具有“手性”的电子,未来将可能在量子计算机、低能耗器件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中科院物理所方忠团队预言了在TaAs等材料体系中可实现两种“手性”电子的分离,并且这一系列材料更利于实验测量验证。2015年年初,物理所实验团队成功在TaAs晶体中发现了这类特殊电子。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也做了相似的工作,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则在光子晶体中观测到了外尔费米子的行为。
关注公众号
即时获知最新推送
休闲时刻
陶冶艺术情操
友情链接: 国家数据局 中国科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国工程院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家科学技术部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国家农业部 国家教育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市场监度管理总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 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
Copyright © 2015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Network.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数智化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4号楼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648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22117号